创新普惠金融助推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积极 #会议相关
来源:东方财富网 发表于:2017-11-20
本篇文章 1821 字,读完约 5 分钟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面临投资结构不合理、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问题,普惠金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11月18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中小企业投资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探索中小企业普惠金融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中小企业融资三座大山:慢、贵、难 中国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小微金融处副处长贺小刚在演讲中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归结为三类:融资慢、融资难和融资贵。融资慢排在首位,其次是融资难,最后是融资贵。 关于融资慢,贺小刚说,小微企业经营周期比较短,资金流转比较快,融资需求更趋短、平、快,即对银行的资金需求要求快。他列举了一组重庆市的数据,据重庆市银监局的调查,融资慢主要出现在抵押登记环节,查询抵押品是否存在查空扣需要2个工作日,首次贷款抵押登记主城区平均需要1-3个工作日,非主城区需要5个工作日以上,个别区县甚至超过10个工作日。这样以来,小微企业拿到贷款的时候,可能经营机会或者好的投资机会已经错过。 关于融资贵,贺小刚认为,融资贵并不是利率成本高而是第三方附加成本费用高。以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大型银行小微贷款利率一般在4.7%-5.1%,中小银行是5.1%-5.2%,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利率相对高一些,大概在7%-8%之间。据很多中小微企业反映,对银行的贷款利率成本是可以承受。但他们为什么还是反映融资贵呢?症结在第三方的附加费用上。据银监会调查,有的企业收了第三方附加成本占总融资成本的20%甚至30%,这是推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个续贷的时候,因为小微企业的经营周期不固定,银行的贷款周期可能没法完全匹配,中间到期时要转期续贷,就会有一个过渡期,银监会要求银行续贷但不是每个银行都能做到。一些中小微企业在这个中间过渡期可能会找社会资金做一个过桥,但基本都是以天计息,这个成本就很高了。 中小企业如何更容易获得融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在演讲中说,中小企业在面临融资难时会涉及到怎么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让投资者听懂你的故事,然后再把钱给你。 “大家在讲普惠金融的时候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在这个领域里绝大部分都是救助,绝大部分都是贫困,绝大部分是不信任、不了解。所以,在这个领域怎么样来找到一个大家共同的信任点,然后寻找到利益共同点,共谋发展。这很关键。”陈道富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员宋承敏在演讲时说,探讨中小企业普惠金融实现路径,其实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钱到哪儿去。钱从哪里来?当然就是银行、股市、债券、基金、租赁、保理保险、互联网金融、政府、你的朋友等途径。钱到哪儿去?当然是到有吸引力的地方去。 北京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国潮在发言中认为,对中小企业而言,还要讲究顺势而为,趋势是最重要的,抓住趋势,顺势而为就能省时省力。 上海易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徐海从企业的角度提出四点建议。第一,以客户为中心。第二,清晰的市场定位。第三,学会利用工具。现在的市场格局和整个市场营销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要学会利用线上线下的渠道为己所用,把这些渠道整合起来,为自己服务。第四,要学会分享。要学会思想上的分享,要学会少则是多、多则是祸。要学会分钱,要学会让别人利用自己赚钱。要学会分渠道,让别人利用自己的商业模式、商业渠道去赚钱。 政府、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 “之所以产生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欧了网董事长岳凯文在发言中建议,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操作路径上要创建一个互通平台,把所有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中小微金融机构聚集到一起,共享数据、共享通讯方式,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找到更多的金融机构,让他们自行在市场上进行匹配、撮合、优化。 未来的普惠金融怎么抓,政策如何落到地? 在贺小刚看来,普惠金融只是一个政策工具而已,真正落地比较困难,其实我们还是有一个重要抓手,建立一个普惠金融的信贷统计表,除了划线标准以外,还有一个授信额度的划分,可能会重点支持额度以下的小微企业。比如,以前做几亿元贷款的就没办法做了,挤压出来的信贷量要平摊到几百万元以下,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就会进一步拓宽。这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导向,这个举措应该是对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有一个很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DF350)
本文新闻来源东方财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企查查的立场。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删除,请联系 kefu@qichacha.com